596漳州房产网 > 新闻资讯 > 本地新闻

“田园漳州”生机勃发 “十二五”城市建设回顾

2015年12月14日 17:13    来源:闽南日报    点击: 次    0 条评论

  【开栏的话】“十二五”时期是漳州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重大发展成就的五年。

  五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省里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富美漳州的奋斗目标,加快“田园都市、生态之城”建设,持续推进工业化提速、城镇化提升、现代农业提效,工业发展有新跨越,经济社会发展有新成效。

  九龙江畔田园都市 记者 饶超毅 摄

  五年来,漳州注重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较好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注重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对台交流合作全面深化;注重“百姓富”与“生态美”相结合,人民生活更加富足,“闽南风、漳州味”城市特色更加鲜明;注重发挥优势和争取支持相结合,在全国全省的规划布局凸显、分量加重;注重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民主法治、文化发展、社会治理以及党的建设等全面推进。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本报今日起推出“辉煌十二五·漳州新发展”栏目,回顾展示五年来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新突破。敬请关注。

  数据看变化

  ●完成投资297.4亿元,新建城市道路544.4公里,新增道路面积 760万平方米

  ●全市(含县城)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从2010年的14.24平方米提升到18.52平方米,污水处理率从80.03%提高到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从96.19%提高到97.53%,自来水普及率从97.91%提高到99.40%,燃气普及率从95.36%提高到98.28%

  ●全市(含县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2010年的10.44平方米提升到14.15平方米

  ●开展郊野公园建设竞赛,累计完成投资35.75亿元

  ●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建成省、市、县级绿道总长403公里

  ●中心城区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完成77公里河道整治

  ●建设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94313套,累计竣工27642套,已配租配售26597套

  相继把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一个个响当当国家“金字号”收入囊中;

  闽南水乡建设、古城保护开发如火如荼;

  棚户区改造、内河整治、公共停车场建设、城市综合体建设全面开展;

  桥南高新区大跨步建设,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新引擎;

  同城大道、轨道交通加快实施,推进厦漳同城化步伐;

  东西南北中“五景”建设,拉开城市生态格局;

  “七个五”建设,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郊野公园建设,让公园走进农村、让农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十二五”以来,漳州,这座闽南水乡,繁华靓丽、生机盎然。“这五年,是我市城乡建设投入明显加大、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五年。”市住建局局长陈禹生说。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

  结合城市建设战役、市政提升工程、城乡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载体和抓手,漳州“十二五”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680亿元

  纵横相连、畅安舒美的干线公路犹如一条条飘动的彩练,向村镇沃野、城乡角落延伸,构筑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多样化、开放式的交通“大格局”,也将漳州带上发展“快车道”。

  2011年至2015年10月底,结合城市建设战役、市政提升工程、城乡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等一系列载体和抓手,我市全面加强投资力度,完成市政公用设施投资680亿元,持续提升市政公用设施水平。

  以承办省运会为节点,漳州投入13.67亿元,兴建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重竞技馆、老年人体育中心等大型体育场馆,改造提升23个中小型场馆;实施市政配套优化工程,完成万达广场、火车站及广场等20多个片区夜景工程,城市景观风貌不断提升。

  中心城区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逐步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基本形成“八纵九横”的路网格局,先后建成龙江南路、九龙江大桥、厦漳同城大道先导段、圣王大道、腾飞西路、江滨路西延伸段二期、碧湖园区配套路网等一批市政主次干道;实施迎宾路、迎宾西路、漳华路、龙江北路、西环城路、324国道市区至花博园路段等城市交通门户线的综合改造提升;改造提升九龙大道、元光路、大学路、瑞京路、芝山路、西洋坪路等市区道路人行道;拓通芝山南路,拓宽钟法路北段,建成江滨路两座人行天桥;开工建设南江滨路、圆山大道、联六线、联十一线;规划建设R3线轨道交通。

  生态建设更富成效

  “十二五”是漳州有史以来城市绿化建设投入强度最大、成效最显著的5年;漳州生态城市竞争力居全省第一

  清晨,阳光初露下的公园里,一群市民伴随着优美的舞曲,跳着欢快的舞步,享受美好时光。“十二五”期间是我市有史以来城市绿化建设投入强度最大、建设成效最显著的5年,累计完成投资83.2亿元,新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590公顷,新增各类公园27处,建成绿道长度422公里。

  坚持“以人为本”,以生态文明引领城市文明,漳州着力打造“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特色风貌,突显城市的生态美,同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全市城市森林覆盖率超6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生态城市竞争力居全省第一。

  中心城区从2012年开始规划建设实施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整体形成“一环、两带、七主题”共22处的郊野公园,以西溪郊野公园、碧湖生态公园和江滨公园、漳州古城保护开发、林语堂文化蕉园建设、荔枝海公园、九湖公园、西环城市片林公园、水仙花公园为载体,有效推进城市郊野绿道、碧湖社区建设和九十九湾水系、浦头港水系、三湘江水系、九龙江西溪的小流域整治,建成迎宾路—胜利路—迎宾西路、江滨路、九龙大道、龙江路、324国道闽南文化生态走廊等特色景观廊道,打造特色生态城市。漳州市郊野公园龙文段项目和长泰县上蔡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荣获201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漳州高新区获得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称号。全市还累计完成投资18.8亿元,建成省、市、县级绿道总长403公里。

  在推进郊野公园、绿化建设的同时,我市注重同步配套建设绿道、慢道、智能自行车系统,已竣工梅溪驿站、九湖驿站、荔枝海驿站、奥体中心等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项目,新增公共自行车2000辆。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建成蒲姜岭垃圾焚烧发电厂和漳浦垃圾焚烧发电厂,扩建长泰、漳浦、东山、南靖污水处理厂,增建市区东墩和平和山格污水处理厂,开展九龙江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

  城市内涵更为彰显

  “闽南风·漳州味”特色突显,初步达成“人在花中、花在林中、林在园中;四季常绿、四季花香、四季变化”建设愿景

  古城保护焕发新机。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中积极引入传统项目,加快文化与业态更新,先后将灯谜艺术博物馆、晓风书屋植入古城,建成孙中山纪念馆、芗城区图书馆、闽南文献馆等,以府埕为中心,引入徐竹初木偶头雕刻、漳州布袋木偶戏、漳浦剪纸、漳绣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台湾无形文化资产“狮头旺”项目,打造漳州“非遗”文化特色街。同时,依托古城老街及侨村老别墅区,植育发展酒吧、咖啡、茶艺和特色小吃等文化休闲产业项目,带动古城业态和人气逐步提升。

  “闽南风、漳州味”特色突显。“十二五”期间,我市全力打造240公里的“闽南文化生态走廊”,从龙海九湖至诏安汾水关,以“人在花中、花在林中、林在园中;四季常绿、四季花香、四季变化”的建设愿景,沿途挖掘传统文化底蕴,以传统民居为建筑原型,打造“红砖白墙燕尾脊、马背骑楼和尚头”的古厝新驿,在原有的梅溪驿站、九湖公园驿站、荔枝海驿站基础上,沿途新建五里亭、檺林、木棉、马坪、甘棠、三古等六座驿站,为游客提供休憩、休闲、娱乐场所。沿绿道建设仿古驿站,这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是一种创新。

  此外,市区特色景观廊道建设成效显著,整治提升胜利路(立交桥至西洋坪路)和钟法路、九龙大道、324国道高新区段沿街建筑立面,既融入现代气息,又保留历史风貌,突出闽南文化风格;推进九十九湾“闽南水乡”建设,北至龙文区朝阳镇内林村,南至龙文区蓝田镇湘桥村,总长约14公里,示范段将围绕“闽南风”、“漳州味”展开建设,打造漳州版《清明上河图》。

  人居环境更有品位

  住房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中心市区内河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打造城市完整社区稳步推进

  持续构建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我市多渠道筹措资金和保障性住房房源,在以财政预算安排、土地出让收入和公积金增值收益提取等方式为主筹集建设资金的基础上,积极向中央、省争取专项资金,并与金融部门开展合作,拓宽筹资渠道,缓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时通过开展“在商品房开发中配建”、“统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房”等有益尝试,不断满足保障性房源需求。市区2013年起逐步在部分商品房开发项目中,按不低于住宅建筑面积5%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至目前已配建公共租赁住房7.7万平方米、1296套。

  实施内河整治。中心市区建成北京路20万吨/日的内河引水泵站,冲灌老城区环城河、脚桶港、葫芦潭、泗洲河、浦头港支流等内河;开工建设30万吨/日的三湘江引水泵站;累计完成投资5.4亿元,完成77公里河道整治,重点开展沿河“两违”治理、河道清淤、河岸护坡改造、污染源整治、污水截流、阻水桥梁改建、堵塞河道拓通、城市片林和绿道建设、引水泵站和管网工程等。

  打造城市完整社区。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要求,打造完整城市社区,市区试点小区主要从绿化、建筑外观、道路建设、污水垃圾收集、卫生保洁、配套设施等方面着手,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共建机制,引导建设和谐社区。同时开展无物业小区、老旧小区整治。目前,全市已完成14个完整社区的打造。

  配套完善城市公共停车楼(场)。中心城区已建成江滨停车楼和芝山停车楼,正加快建设古城北出口和西出口地下停车场、瑞京路(市医院)停车楼、警官俱乐部停车楼、中医院停车楼、前锋停车楼、碧湖地下停车场,增加车位约1200个。(记者 余 辰)

微信扫码分享

声明:本网大部分文章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章头部皆有标注来源出处,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下架处理。
0 条评论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10-2024 596fc.com 596房产网版权所有 @为互联网事业发展助跑 闽ICP备2024038063号